仿生眼技术加快服务机器人产业化
研发家 | 2025-04-22 20

近日,仿生视觉产业与投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大学仿生视觉与脑智能研究所所长张晓林在会议上指出,视觉是机器人的灵魂,也是机器人智能的体现。仿生视觉技术可以加快智能机器人的工业化,全面进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场景。

近年来,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主要国家关注和投资的焦点之一。据高级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报道,(GGII)根据《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63.39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仿生眼技术是一种模仿生物视觉系统的人工智能视觉感知技术。由于完整的智能仿生系统,包括脑干、小脑、脑神经,不同于激光雷达、TOF和固定眼睛,仿生眼在识别、判断方面具有更全面的优势,可以根据人工智能的“主观意志”主动观察“想要”看到物体和位置,是人工智能走向自主意识的关键因素。这一特点非常适合服务机器人实现工业化突破的需要。

张晓林说,仿生技术的移动眼睛设计使相机的应用更加多样化,其动态特性具有防抖和跟踪的能力,可以根据需要切换角度观察任何你想观察的地方。简而言之,让机器人更清晰、更敏捷、更准确、更精致,这是服务机器人实现工业化的突破。

张晓林说,仿生眼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了。一些国内企业率先开始工业应用。今年还将进入农业果蔬采摘、机场空域保护、生态监测和山体滑坡预警。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研究,包括进一步降低成本,仿生眼将从根本上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应用范围到一个新的高度,深刻影响和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场景,引导人类进入更先进的社会形态。”张晓林说。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1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