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发两篇Science,他37岁当选院士!
研发家
|
2024-05-27
0
英国牛津大学的Henry J. Snaith教授,时隔一周,前后发表2篇Science!
37岁时,Snaith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现任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教授,同时也是牛津光伏公司(OxfordPV)创始人!
近日,他和北京大学朱瑞教授等人就如何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设计更好的界面展开了讨论,相关展望(perspectives)以“Unlocking interfaces in photovoltaics”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
过去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推动了PSC成为最高效的光伏技术之一,在运行稳定性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使钙钛矿处于工业化的边缘,更好地界面设计在PSCs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较于此篇论文的一周前,Snaith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研究展示了基于氨基硅烷的气相钝化方法,该方法能够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压缺陷降低到大约100毫伏(>90%的热力学极限),这对于串联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一系列不同类型胺基的氨基硅烷分子,研究了其对钙钛矿的光电和材料机制的影响,并为1.6至1.8电子伏特带隙的钙钛矿提出了通用的钝化策略。
实验结果表明,经氨基硅烷处理的器件,在85°C的全光谱阳光下和相对湿度为50-60%的环境空气中的开路条件下,保持95%的功率转换效率超过1500小时。
Henry Snaith教授1978年1月生于英国,1996年到2001年求学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先后获得本硕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博士导师为光电领域大牛,也是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的Richard Friend教授。
Snaith教授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他随后加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Michael Grätzel教授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博士后训练,研究方向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2009年日本桐荫横滨大学的宫坂力教授有了研究新发现,Snaith教授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访问桐荫横滨大学,参加了一次宫坂力教授关于钙钛矿的工作报告,虽然这时候Snaith教授正在尝试使用量子点作为敏化材料,在得知钙钛矿的简易操作后,两人进行了关于合作的讨论,尝试使用钙钛矿作为吸收层材料。
虽然回到牛津后,一开始只做出了6%左右的效率,但足以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随后愉快的合作也造就了2012年两位教授联手在《Science》报道效率超过10%的介孔型杂化PSCs,轰动了世界。
Snaith教授团队通过材料合成,器件开发,先进的光电特性和理论研究的跨学科组合,率先开发了用于能源和光伏的钙钛矿材料。2007年加入牛津大学物理系至今,从讲师升到目前牛津大学克拉伦登实验室物理学教授。如今,他的文章已经被引用超过17万次,h指数17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