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日,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学校举行。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继续推进原工程培训中心转型升级,更名为工程实践创新中心。该中心全面开放共享沙河高等教育园区各部门和高校,以“以综合平台为基础,以工程实践为基础,通过创新实践培养工程素质和能力”为教育理念,构成了基础工程实践和创新平台,面向全校各部门的多学科交叉,构建了基础工程理解、基础工程实践、前沿技术发展和综合创新培训四个层次的进步工程。
揭牌仪式现场北航供应图
为进一步加强沙河高等教育园区共建共享平台功能,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深化政治、产业、大学、研究合作,建设“北斗”、“无人机”、“机器人”、“5g”、“人工智能”五个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开设五个校企合作项目创新与实践课程,推动沙河高等教育园区联盟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形成新的教学生态系统,提高沙河高等教育园区创新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心将“北航传统”与“创新智能制造”相结合,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构建智能加工、智能监控安装、三个平台七个单元模块,中央控制和模拟培训,总面积1008平方米,全面推进工程培训数字化转型和质量提升。
揭牌仪式上,北航首个人形机器人“工创一号”也正式首次亮相,由北航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共同研发。
北航首个人形机器人“工创一号”北航供图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者共同参观了“智能制造厂”,对仪器设备的功能应用和共享有了深入的了解。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