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4月13日电(财经媒体记者王树帆记者林燕芹文/图)近日,泉州市科研院所、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泉州华科大学研究院”)联合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开发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智能维修机器人平台”在河北省肃宁市投入试运行。
该平台是中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领域第一个实现“智能诊断-自主决策-精确工作”全链闭环的智能运维设施,标志着中国铁路接触网维护技术进入智能化、高效化的新阶段,给铁路运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泉州华科大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钟治魁介绍说,随着中国铁路工作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正常使用。随着中国铁路工作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维护方法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高空作业风险、人工检查盲点多、经验依赖成本高等。
经过近两年的联合研究,泉州华科大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等多家单位成功开发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智能维修机器人平台”。该平台结合3D数字孪生、自动识别、人工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自主识别缺陷、智能制定维护策略、毫米精准维护”的接触网络智能维护系统。
钟治魁告诉记者,与传统的人工维护相比,该技术将典型缺陷的识别精度提高到90%以上,通过高精度视觉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缺陷定位达到毫米级。“该平台还依靠我院自主研发的多机械臂协同控制技术,实现螺栓紧固、拖动值调整、高校校准等关键任务的独立完成,预计人工工作量可减少40%。”
在改善安全管理方面,该平台构建了一个数字孪生系统,用于实时三维工作场景,有效避免了传统手动维护的视觉盲点。钟治魁说:“如果手动维护想要避免盲点,它通常必须在顶部工作,这具有很高的安全风险。”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降低了90%。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