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大多不是遗传性疾病,一般不会直接致命。只是在疾病的中后期,患者要特别注意并发症的出现,比如呛咳、误吸肺感染、摔倒等。”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医师胡永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如果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患者基本可以达到平均寿命。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第二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大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缺乏为特征,导致大脑胆碱水平下降。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硬、运动迟缓、姿势和步态异常。患者除了运动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便秘、嗅觉减退、适应障碍、失眠、认知减退等非运动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19年,帕金森病造成全球580万人残疾,比2000年增长81%,造成32.9万人死亡,比2000年增长100%以上。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约为1.7%。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帕金森病逐渐成为威胁中国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健康问题。如何有效应对,《中国科学报》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老年人容易生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建宇说:“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没有抖动也不能排除帕金森病。肢体抖动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症状,但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症状。有的病人在安静的过程中会出现手抖、脚抖;有的病人在病程中从来没有抖过,但是有活动缓慢不灵敏,肢体僵硬等等,在医生检查时会发现病人的肌肉力量很高。
李建宇建议,有疑问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咨询,经专业医师就诊体检等方面进行专业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帕金森病患者大多在60多岁时生病,属于中老年人。李建宇说,帕金森病不是绝对的遗传病,但有一定的先天因素。约5%~1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有些患者60多岁。一般不需要做基因检查,无论是直系家属还是旁系亲属。一些发病较早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能需要基因检查来帮助疾病的诊断和病因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并非同一种疾病。
李建宇说,这两种疾病都是中老年神经变性疾病,但帕金森病具体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而阿尔茨海默病具体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其他认知领域的损害。然而,他们之间仍然有一些共同的交接点。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后期可能会合并认知功能下降,但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下降长期不会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水平。阿尔茨海默病晚期也可能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
目前,帕金森病的常见临床治疗方法属于对症治疗。在疾病初期,患者和医生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如康复锻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如果病程长,患者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但不用太担心。药物治疗结合DBS(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显著改善疾病。
不要尽早做手术
据报道,DBS是一种微创的神经调节技术。它将电极植入大脑深层核团,通过微弱的电流刺激核团来调节神经元的电活动。主要是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运动症状,如抖动、僵硬、活动缓慢、变化等。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DBS手术的作用至少可以持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是让患者有效控制疾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胡永生说,DBS手术是用药治疗帕金森病的补充方法。当药物蜜月期过后,以及运动疾病发生时,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将起到100%的作用。效果大于2。
然而,帕金森病患者在DBS手术中有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应该由专业医生评估什么时候适合手术。随着病情的加重,左旋多巴的有效时间越来越短,或者出现了异动症。此时,DBS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一般来说,DBS手术后,部分患者服用的药物量会减少,甚至极少数患者可以完全停药。如何调整药物,需要找专家定期复查。
胡永生指出,大多数患者术后可以控制一两次,不需要频繁控制;对于病情严重、年龄较大、病情复杂的患者,需要医患之间的配合,慢慢找到适合患者的参数值组合。
那么,哪些患者适合DBS手术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乔梁表示,这应该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来确定,其中最重要的是确认患者是否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根据最新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共识,5年以上的患者可以选择接受DBS手术,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放宽到3年。
“因此,手术不应该尽早进行。首先,当初期药物疗效良好(蜜月期)时,患者不需要接受手术。此外,更长期的观察方便医生充分了解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的各种疾病,从而减少错误诊断的可能性。”乔梁说,DBS手术的年龄上限一般为75岁。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良好,也可以适当放宽。此外,目前最新的DBS设备都适合磁共振,患者可以在关机前接受低场强的磁共振检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DBS手术本身属于微创手术,整体风险相对较低。手术的相关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术的固有风险,如出血、感染;二是重启后与刺激相关的副作用;第三,皮肤破裂、电极断裂、移动、脉冲发生器故障等与硬件相关的并发症。然而,经验丰富的外科中心和医生可以将各种风险保持在极低的水平。
适当锻炼均衡饮食
在日常生活中,帕金森病患者的营养摄入应该注意什么?对此,乔梁表示,一般来说,帕金森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没有特殊禁忌,应尽可能多样化饮食,保证全面的营养搭配;同时,为了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应注意适当调整膳食纤维;同时,建议多喝水,适度喝茶。
对于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患者,应注意以下细节。食物一般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金刚烷胺、安坦等无直接关系。吡贝地尔、普拉克索等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建议饭后服用。对于左旋多巴制剂,一般建议患者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一小时服用,因为食物中的蛋白质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运动方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霍速建议,帕金森病患者应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早期和中期,当患者没有严重的姿势平衡障碍时,他们应该多锻炼,多参加社会活动,以防止与社会脱节。到了疾病的晚期,患者有运动平衡障碍,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设备,适度活动,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时,家属或护士应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防止患者摔倒。
此外,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还可以采用一定的按摩或理疗方法,改善肌肉僵硬和肌肉痉挛,加速血液系统的循环。然而,这些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有限,因此专家不建议患者过于依赖按摩和理疗。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全社会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关爱,促进健康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成功实施。”乔梁说。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