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博士论文遭“恶意评审”?教授不平,学院介入
研发家 | 2024-05-16 0

“一个充满敌意、极其不负责任、毫无学理依据的恶意评审,却要了断一个优秀青年学者的学术生命。试问,这合理么?”

 

日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在署名文章《“恶意评审”如何评价和运用?基于武汉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评审意见的分析》中表示,“本人指导的一篇博士论文,遭遇了恶意评审。这篇评审意见违背了学术评审基本原则,与评审者所展现出的学识有限,水平不足以承担如此严肃的学术评议工作相比,其评审态度之傲慢、判断之武断、标准之主观,让人叹为观止。”

 

5月12日,上述吕德文署名文章发表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新乡土”等账号上,引发舆论热议。

 

5月13日下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关于吕德文教授文章反映问题,学院已经知晓并介入。“学校有申诉机制,因为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我们学院已经介入并先向学校反映了这一情况。”

 

事件回顾

 

让吕德文“鸣不平”的这篇博士论文题目是《县域社会中的商人群体及其经营行为——基于阳县的田野调查》。他所引述的匿名评审意见对这篇博士论文的总体评价是:不合格,不同意答辩。

 

其中,评审意见否定了该论文的选题,认为“商人涉及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经营类型,选择一个细分行业进行研究就不容易了,还覆盖几十万人口的县域全体商人、覆盖不同时代,选题过于宏大,非常难驾驭”。    

 

在吕德文看来,学位论文的选题,既可以是宏观问题,也可以是中观问题,还可以是微观问题,其合理与否,和论题是否宏大、是否容易驾驭没有任何关系,只和研究可行性有关。这一评价既违背了学术评审的科学性原则,也违背了创新原则。

 

评审意见认为,“虽然论文篇幅很长,看似工作量饱满,笔者仍然认为这不是一篇知名学府、文科见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应有的质量。”

 

在吕德文看来,这一评语可谓是诛心之语。公正、公平、客观评价是学术评审的基本原则。学术评审不受作者身份、学术地位、研究机构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个成文的学术评审意见中,公然违背公正公平原则,将学术作品评价和对作者所在单位的看法建立因果联系,甚为罕见。

 

评审意见还认为,“(论文)分析框架的学理性和创新性不足,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研究结论也过于宏大,博士论文的理论贡献不足”,提出了十条待商榷或可完善之处。

 

吕德文表示,非常遗憾的是,这十条并不是以“商榷”语气出现的,几乎都是以反问和质问的口气提出来的。评审者没有完整履行评审责任,未提出哪怕一条完善建议。

 

另外,吕德文在文章中提到,学术评审的客观性原则要求学术评审应当客观公正,不受个人情感和利益的影响,依据事实和证据进行评价。评审者应当避免主观臆断和武断评价,尊重学术研究者的努力和创新。评审专家要避免偏见,不受学术流派等因素影响。恶意评审最重要的表现便是偏离了客观性原则。

 

他举例称,评审意见提出:“论文没有提出一个悖论性的经济社会学研究问题,论文题目只有经验,缺乏概念和理论,各章标题的学理性也不够强。”“类型化分析中,各类别应该是边界清晰的。很多商人同时涉足不同时代的诸多行业,简单按年代分类,科学吗?”

 

就此,吕德文表示,在社会学论文中,论文题目和章节标题是按照经验事实来编排,还是按照理论概念来统摄,并不是一个明确规范。在学术实践中,这两种做法都有。论文标题没有使用核心概念,并不等于论文没有理论发现,更不等于没有学理性;在社会学研究中,群体研究是一个极有传统的研究领域,代际和年代的划分也是通常的分类办法。从论文的文本看,这一划分符合经验逻辑,也做到了经验内部的结构呈现。

 

评审意见还提出,研究方法部分,抽样依据是什么?个案的编码号是怎么来的?论文中引用的楷体资料,究竟是田野日志,还是个案访谈?笔者认为似是而非,规范、严谨的社会科学研究不是这样操作的。

 

吕德文则称,论文在研究方法中交代,这是一篇质性研究,是田野研究,其工作量完全足够支撑起论文。论文采用的是个案研究方法,“抽样”并不是定性研究解决代表性问题的常规方法。但评审意见仍以“抽样依据”问题来质疑论文的科学性,说明评审者对个案研究方法的理解实在是浅薄,评审能力有欠缺。

 
不同盲审专家给出的结果差距甚大
 
案例1:
 

有的专家给A或90多分,有的专家给D或不及格。对于论文的创新性,评审意见呈现出极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其创新性极高,而有的则认为毫无新意。同样,关于研究路径和结构,有的专家认为它们清晰且逻辑性强,而有的则认为它们混乱且不明确。这就导致不同的评阅结果——同意答辩或不同意答辩,最后则会影响毕业。

案例2:
 

马毅教授发声:学校不尊重人才。导师称这位博士生科研能力优秀,已经是他的CTRL论文的第一作者。原本计划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团队,并且已经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荐了博士后offer,但最终学生却因学位被取消而无法毕业。问题出在盲审过程中,外部评审提出了一些意见(完全是误会和格式等小问题),这导致了学生错过了校内学位评审时间,被通知无法拿到博士学位。

说起论文盲审,每个博士生毕业前都逃不过这一关。现在各高校院所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查越来越严。越来越多的硕博生也表示,曾经历过自信地以为盲审一定过,结果却挂了的情况,有时候真是欲哭无泪。

 

结语

 

2014 年教育部发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论文是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进行调取。高校的盲审要求收紧,毕业不易。

论文的盲审过程有时被比喻为打开一个盲盒,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个过程确实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参与盲审的专家水平不一,他们的学科背景可能与论文的主题不完全吻合。有时,一篇在学术界广受认可的论文,在盲审时可能会遇到专家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提出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建议。这种情况下,盲审的结果可能并不完全反映论文的真正价值。

 

虽然,论文盲审也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作者本身需要确保论文的质量。正如俗话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严谨的分析和清晰的论述,我们才能提高论文的内在价值,这才是通过论文盲审的关键。

 

最后,祝每一位论文盲审的小伙伴都能顺利通过,如期毕业!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