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创比赛获奖作品被指“已达硕博水平”!多方回应来了
研发家 | 2024-04-23 0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又现新质疑,获得一等奖的小学生作品被指“已达硕博水平”。随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回应,已有专人跟进核实。
 

日前,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示后,个别获奖作品受到质疑。例如,一获奖作品涉及“蒙特卡洛算法”,被指过于高深。

  该赛事部分获奖作品名单
  
据悉,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办于1982年,现已成为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今年1月1日申报通道开启,共收到全市参赛选手正式提交的15791份申报材料。3月17日,大赛闭幕,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创意、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等奖项。
 
虽然目前在官网上看不到完整获奖名单公示信息。
 
但一张关于该赛事部分获奖作品名单的截图在网上流传,还是引起不少硕博的注意。比如,在大赛的青少年科技创意板块,“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校门口便捷停车位的研究”获一等奖,作者是来自浦东新区某小学的学生。
 
不光是一等奖,按照名单所示,一些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成果已经达到硕博水平。
 
有博主称,这个“蒙特卡洛算法”是自己当年考博的专业题。据悉,蒙特卡洛法也称统计模拟法、统计试验法,是把概率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法为表明其随机抽样的本质而命名。
 
对于蒙特卡洛算法是否超出小学生认知范围的疑问,上述小学知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这位获奖的学生现在是小学高年级,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对科技创新感兴趣,参加机器人社团、编程等课程活动,“基础是可以的”。他还表示,获奖作品是在创意板块,“它只是个创意,学生有闪光点的想法,并不需要实际做出来什么成果。就是大概了解蒙特卡洛算法的原理后,觉得对校门口车辆管理有用,据此进行设想,写成五六百字的文章去参加评比”。
 
该知情人士回应称,“有些东西听上去很高深,但其原理、基本规则其实并不难。只是现在参加比赛,你写的题目太直白,评审专家可能会觉得层次比较低一些。因此很多题目约定俗成套上去高大上的名词,仔细看内容是符合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的”。此外,他强调,“在整个过程中,点子想法肯定是出自学生,家长和老师起到的只是辅导及帮助提高完善的作用”。
 
尽管如此,质疑声还是此起彼伏,点子想法真的是出自学生吗?不少网友对此抱有怀疑态度。
 
18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对于近期网络上的质疑声音,已有专人处理,去跟进核实情况,目前尚无调查结果。
  
不怪大家质疑
青少年科技大赛陷入造假争议并非首次
 
也不怪大家对获奖作品这么敏感,中小学生能研究考博题目?虽然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它存在“代理”行为,但类似这样的“代理人”新闻,此前确实已经出现过不少。
 

就在前段时间,在北京邮电大学的一起举报事件中,一位导师要求其研究生帮助女儿参加中学生创新比赛的事,仍让人记忆犹新。

 

最后这位导师因研究生未能帮助其女儿赢得比赛而大发雷霆。当时,这就暴露出当前科创比赛的一大问题:比赛是否真的在考验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变成了一场资源的较量?
 

除却近期发生的,在2020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就因无数获奖中小学生做出硕博水平的科研成果,而被舆论推上过风口浪尖。

图片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2020年7月,昆明市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发表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他当时发表的文章是这样的《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章内显示,该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高原哺乳动物低氧适应受选择的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方面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发现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2/M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10orf67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解析,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当时,为了真实性,大赛要求把重点的实验部分都拍照留存。因此,网上也能看到很多陈同学进行实验的照片。

 

这专业的数据,这项目的设计,可以说直追一众硕博生。当然了,事情很快引起了热议,小学生真能做出这样的研究吗?
 
后面,网友发现,陈同学的父母都是中科院某动物研究所的博士,搞肿瘤信号转导课题研究的。这下就不难理解了,很可能,这发明也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的。
 
再后来,陈同学的父母表示自己没有注意到大赛的参赛要求中,有很明确的一条“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过度参与了书写,申请上交该项目获得的奖项,并尊重和服从大赛组委会对该项目奖项的处理意见。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经过研究决定,撤销了“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奖项,认为该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
 
你以为这则被调查的是个例?不,仔细再深扒下,会发现这只是冰山一角。
 
和小学生同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彭同学,其参赛作品居然与某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高度重合。
 
当时,彭同学的题为「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的作品拿下了一等奖。

 

经公众号丁香园调查发现,这个作品的诸多图片竟与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里的图片一模一样!

那有没有可能是彭同学和硕士论文作者和其导师一起完成了这个项目,才得到的数据呢?
 

我们再次重申下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要求。

 

图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可以清楚的看到
 
第一,参赛的项目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第二,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那就有意思了,这奖项,究竟是硕士生的,还是高中生的?

 

创新大赛不该变成拼爹大赛
 
作为底层的科研民工,我们普通的研究者每日如履薄冰、对实验小心求证,不敢触碰科研造假的红线半步,对科学充满了敬畏之心。
 
科创比赛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现创新才华的舞台,而不是一个单纯比拼资源的场所,更不应成为某些人利用资源竞争以获取升学优势的手段。部分比赛中,获奖者可能会因此获得升学考试的额外加分或优先录取资格,尽管这种做法有一定的正面激励效果,但它也可能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一旦比赛成绩与学生的未来教育机会直接相关,竞争的基础可能会从个人能力的展示转变为资源实力的较量。比赛的初衷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被曲解。这种偏离了创新本意的竞赛方式,不仅可能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产生误导,还可能减少比赛在科学精神和创新价值方面的贡献。
 
青少年科技创新本身是孕育科技成果、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港湾,如果缺乏基本的公开公正,成为拼爹、拼资源人脉的名利场,也就是最大的教育不公。
 

如何形成良性的学术氛围、迈向科技强国,可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