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教授:科研之道,应该是回答问题的方法
研发家 | 2025-04-17 25

中国科学院教授高福在最近举行的第778次香山科学会议上表示:“医学研究应该积极回应实际问题,特别是加快基础研究向临床治疗的转变。它不应该在两者之间反复空转。它需要发现问题并迅速转变。”。

会上,高福表示,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趋势是“为了发表而研究”,而不是“因为问题而研究”。因此,“有时论文发表,但商品消失,科学研究空转,浪费国家资源”。许多海外科学家认为,“只能产生一堆学术垃圾”。在这方面,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批评这种“看似活泼,实际上毫无用处”的产出。他说,虽然这是一个外部声音,但它也值得在中国反思。

科学研究:需要重新满足需求

在高福看来,科学研究的方式,应该是回答问题的方式。

“问题”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做基础研究,实现理论突破,重写教材;第二个问题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商品。

高福说:“我们不能为了发表文章而做研究,而是为了研究问题而写文章”。“如果一个项目既不能促进学术原理,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该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香山大会旨在探讨肺部和呼吸道粘膜免疫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简化呼吸道疾病研究的重要方向,促进该领域的原创理论突破和干预策略指导。会上,高福呼吁将基础研究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高福说:“医学研究不能盲目追逐热点。发表论文后,他们会‘刀枪入库’。如果医学科学问题不从临床实践出发,就会培养一批只会写论文的科学家。”。

以流感病毒为例,他指出,除了疫苗,全世界都希望找到广谱高效的治疗药物。最近,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开发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玛舒拉沙韦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商品”的案例。该产品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严重流感,还可以降低家庭内部传播的风险。

高福还强调,科研人员要有一点“冒险精神”,创新不是喊出来的,要敢于做,敢于尝试,才能推动科研向前发展。

科普:构建“信息病毒”免疫屏障

除了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高福近年来还在科学传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他说:“我现在有将近一半的工作时间做科普。我今年要写五本关于娃娃的科普书。”。

高福强调,科学的普及和传播对纠正公众误解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一些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感降低的原因是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虚假科普”在互联网上传播。在研究病毒时,他称之为“信息流行病”(infodemic)”并提出“信息病毒”(Inforus)”概念。在他看来,科普工作就是抵抗这种“信息病毒”的“疫苗”。

“以疫苗为例。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后期,出现了大量的谣言和误导性信息,这使得公众误解了疫苗和其他科学成果。看到一些人对疫苗的认知走向极端,我感到特别不舒服。”他说:“科学家有责任站起来纠正误导性信息,消除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认知差距。”

除了做科普报告外,高福抵抗“信息病毒”的策略之一就是构建“免疫屏障”——创作科普书籍。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科普书籍,如《流感病毒:无法隐藏的敌人》和《艾滋病毒:隐藏在他们周围的敌人》。他们还在完成该系列的其他作品。他认为,从娃娃开始的科学普及不仅可以培养下一代的科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小手牵大手”在社会上慢慢营造一种可靠、可理解的科学氛围。

与此同时,高福也在积极推进学术传播平台建设,他与其他学者共同创办学术期刊《hLife》。“其中‘h’代表健康(healthy)、快乐(happy)、和谐(harmonious)。他说,学术期刊应该在21世纪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传播应注重提高“合理性”和“可信度”,为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科学信息。

他说:“我们不能因为科学受到质疑而让科学落后。科学不能落后,科学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7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