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研究员罗涛研究组与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肖栋项目组合作,北京谱仪III基于中国科学院北京正负电子碰撞机。(BESIII)探测器获得的测试数据,Ω-在实验研究中,超子激发态取得了重要进展。最近,《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相关研究。
根据夸克模型,重子属于斌子,含有三个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也表现出复杂的能谱,体现为重子激发状态。然而,夸克模型预测的重子激发状态总数远远大于实验中观测到的数量。寻找和研究重子激发状态有助于解决重子“丢失”的谜团,完善用于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与其他夸克组成的重子谱相比,学术界将由三个奇怪的夸克组成Ω-对超子谱的理解更加有限。
Belle合作组在2018年的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个新的颗粒。Ω(2012)-,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这种颗粒的特性仍然存在争议。
研究小组基于BESIII试验在高能区域收集的大量数据样本,开发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在实验中得到验证。Ω(2012)-存在的证据(信号显著性为3.5倍标准偏差),并且第一次发现了一个新的。Ω研究小组将其命名为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信号显著性达到4.1倍的标准偏差)Ω(2109)-。
研究小组说,Ω(2109)-和Ω(2012)-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重子激发态“失落”的谜团和揭示Ω(2012)-内部结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粒子的质量与强子谱合作组发布的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推测结果高度一致——计算推测Ω-JP=1/2-和JP=3/2-超子的两个量子激发态质量各自约为2.0。 GeV/c2和2.1 GeV/c2。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