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瑞田团队首次发现了一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体——Aβo*3F,并开发特殊靶向A。βo*3F抗体。近日,基于这一成果,获得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临床试验许可,与北京智源宏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原I类药物AA001单抗体启动临床试验。
目前,世界上有50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1.4亿,中国约有1000万患者,每20年增加一倍。传统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认知疾病,无法根除。近年来,新推出的三种单抗药疗效不佳,可诱发脑水肿、脑出血、神经炎症等不良反应。因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安全有效的药物迫切需要开发精确的靶向病因。
A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β聚集形成的毒性聚集体导致的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大脑形成Aβ斑点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刘瑞田团队首次发现并分离了毒性Aβ聚集体Aβo*3F。基于这一集体的发现,研究小组选择、升级和制备了特定的靶向抗体,并与企业一起开发了AA001单抗原创I类药物。
根据临床前的研究数据,AA001可显著减少AA001β在AA001数周内,聚集体的细胞毒性可以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的认知和记忆力,减少实验小鼠大脑中Aβ斑点和神经炎症。AA001经基因工程改善,极大地降低了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
研究人员刘瑞田主导了新型Aβ副研究员于晓琳主导了AA001单抗体的药理功效、安全性评价和代谢动力学研究,副研究员杨金菊主导了AA001单抗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发和制备。副研究员卢帅开展了AA001单抗体分子优化改造、分子模拟对接等研发工作。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