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的宝库,也有无数引人入胜的奥秘。面对海洋,公众会钦佩它的壮丽,欣赏它的多样生物,追求它的未知和神奇,但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海洋工程地质知识大多局限于专业人士。普通大众(尤其是中小学生)了解海洋工程地质和灾害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推动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大有裨益。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杨庆领导的“海洋工程地质与灾害”科普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科技活动)(批准号:52142107)的支持下,创建了海洋工程地质科学专业《鹿灵探海记》,并于2022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整本书分为三章,分别是上一次滨海抢劫、中间一次浅海之旅和下一次深海之光。它讲述了鹿灵族少年面对地球灾难时被命令的故事,他们和朋友们一起踏上了拯救地球的海洋探险之旅。从滨海到浅海,我们再次进入深海,这本书不仅描述了深海的故事。
《鹿灵探海记》上部、中部和下部插图节选。
通过科学知识的梳理和深度艺术的加工,整本书构建了包含海洋工程地质知识和环保理念的科普故事。故事场景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海洋工程地质相关的科学知识,如海洋地质功能、海底地貌、海底地震和海啸、可燃冰开采等。通过讲述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对世界的破坏和影响,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敬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通过主人公历经磨难、克服困难、分工合作的冒险历程,也鼓励青少年在海洋精神的拼搏精神和精神中学习。
海洋工程地质知识科普诗词节选
本书入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获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杨庆教授领导的“海洋工程地质与灾害”科普团队,深入小学、中学、社区等不同单位,为不同人群开展科普工作,在大连、南京、深圳、丹东、锦州、达州、高邮等多个省市完成了30多项科普宣传工作。这本书的插图和绘画小学生被CCTV-1晚间新闻、CCTV-13朝闻天下、江苏卫视等媒体采访报道。
文字节选,如“可燃冰开采”:
在他们滑下峡谷的同时,刚刚滑坡的地方升起了一个巨大的气团,然后出现了更严重的岩体崩塌。事实上,这些巨大的气团是由可燃冰分解的天然气,并以类似冰的晶体形式密封在土层中。全球变暖带来的海水温暖使这些物质更加活跃和活跃,刚刚大力削弱了它们的“密封性”,给了它们一个机会。因此,失控的天然气突破了岩体的束缚,导致了海底的滑坡。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温度。
……
随着光柱的不断喷发,温室气体高度凝结的黑色气流也在减弱,空气中的黑雾终于不再沉淀。显然,整个地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耗已经进入可以中和和抵消的状态,随着黑色气流的固定,多余的部分被压缩到海底法阵。融化的冰川再次凝结,混乱的洋流再次恢复正常,上升的海水逐渐消退。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气候瞬间消失,地球再次焕发活力。这时,美人鱼族地慢慢露出海面,灵岛上升的海水也慢慢消退,所有异常的变化都在悄然消失。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