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翟天临现身新加坡社科大学讲座会,分享了关于表演的感受和知识,并与参加活动的同学合影。
新加坡社科大学是一所坐落于新加坡金文泰区的公立应用研究型大学,是新加坡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辖下的法定六所公立大学之一。
该校前身可追溯至1964年,并于2017年正名为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2024年1月,新跃社科大学宣布推出全新品牌形象,把中文校名改为新加坡社科大学。
网友还贴出,1月27日题为《表演艺术与电影语言的关系》的讲座会海报,称“天临六年,他来给留子们开讲座了”。
网友们纷纷评论道:
跟他说他欠我一篇论文
也不怕大学生揍他
翟天临是无数学子的梦魇
还敢去大学发展呢
幽默,外国人这么好骗吗?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翟天临,学术履历遭到质疑。
2019年,翟天临在微博发布了自己被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站录用,成了一位光荣的北大博士后研究员。
而后,翟天临在一次直播中,网友表示想要看翟的论文,问其在知网能否搜到,但是翟却反问“知网是什么东西”。
这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博士后居然不知道“知网”,网友纷纷炸锅,舆论越来越发酵,在网上掀起惊涛骇浪。
无聊的网友遂去知网搜索了半天翟博士,愣是没找到他的学术成果。
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翟天临被扒了个遍,以致于在后续的调查中,北大博士后没了,北电博士学位被收回,硕士论文疑似抄袭陈坤的本科毕业论文。
网友辣评:最终燃烧自己,点亮整个北电学术界,也为毕业论文查重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自此之后,因为他,每年的毕业生多花几百甚至上千的查重费不说,还要熬夜改论文。甚至微博专门成立了超话#翟天临 睡了吗#。
很快话题的阅读次数已经达到了73.7万,讨论次数达466次。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们总会亲切关心翟天临的睡眠状况。
之后,豆瓣上的一个话题出现了。“翟天临居然还有年号了”,真是笑死。
据网友介绍:
2019年,史称天临元年▼
2020年,即天临二年▼
……
2023年,即天临五年▼
2024年,即天临六年▼
如有未能幸免的小伙伴
你们都在天临几年?
01 翟天临真正伤害的
是那些认真做学问的博士生
博士们愤怒了,咆哮了:我们连年都不能好好过,满脑子想着的都是研究文献、实验数据、C刊发表、博论开题,付出几年的青春、承担巨大压力拿到的博士学位,翟天临凭什么都没有就轻松拿到了?
有人感叹:中国博士的艰难现状终于借此机会被大众认识。
为什么他能拿到博士学位?这件事到底是如何伤害了那些真正勤奋做学问的博士生?
翟天临博士之所以会明目张胆抄袭,就是抱着“可能不会抽查到我”的侥幸心理。据统计,2014年教育部抽查博士论文共5181篇,但这一年的博士毕业生就有53653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论文会被抽查。
从2021年1月1日起,教育部印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启动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试点工作,要求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本科生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硕士研究生的抽查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5%
虽然不同学历层次、学科门类的抽检评议要素各不相同,但论文判定方法基本一致:只要累计两位专家给出“不合格”的评议意见,该论文便为“存在问题论文”。
不怪被抽到的朋友慌的要死,如果论文抽检不合格,是会取消学位证书的。
所以论文还是要好好写,好好改,千万不能糊弄。如果抽检被专家判定不合格,会先责令你限期整改。但若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将撤销学位授权。
据悉,论文抽查是教育部是为了制止抄袭学术造假的行为,让各位毕业生重视论文的原创性。
文献抽查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逻辑性、研究方案、计划和全文,以及与文章初评与复评有关的资料。
在抽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你这篇论文有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让学生稍作修改,如果经核实,发现你这篇毕业论文存在抄袭或篡改、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将直接取消你的学位证书。
近几年,已有不少研究生都体验到了论文抽查的“痛苦”,不管你是去读博了还是已经工作,抽到了,那就是一次新的论文渡劫...
02 研究生毕业一年半
在读博时被抽查到了论文!
虽然大多数人论文都能安全通关,但还真有一些倒霉蛋子被抽检不合格,只能在知乎和各大平台上询问大家有没有解决办法。
据描述,题主硕士都毕业一年了,被通知论文抽检不合格,学校让其再改一年,重新答辩和送审,本来自己都工作要定讲师了,现在又得重新回去改论文,不然学位证书可能会受到影响。最后,题主也只能回去和导师商量,重新开始了论文修改。
同样不出意外的,在这条论文抽检的微博下,那个男人的名字又被顶上了热评。
事情发展到现在也是挺唏嘘的,只能说促进了查重制度的完善,但最终卷的还是我们自己......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