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新网上海 (记者陈静)中国医学专家于北京时间27日零时联合在《自然》中(Nature)该杂志以Article的方式在网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为癌症和传染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策略。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团队、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曾颖玥共同取得的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员团队相关研究成果,为个性化肿瘤疫苗和广谱抗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基础。
据报道,在R&D传染病疫苗和癌症免疫治疗中,强大的CD8被诱导 t细胞免疫反应是关键目标之一。然而,抗原交叉呈现的低效率一直是限制疫苗效率的“瓶颈”之一。如何有效地将细胞质中的抗原传递到交叉呈现的主要场所——内质网,一直是该领域学者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
这次中国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能提高CD8? t免疫细胞反应,兼顾增强体液免疫反应的佐剂效应。这种佐剂效应相当于现有的主要佐剂。专家还证明,从细胞质到内质网的“最后一公里”精确靶向,可以通过肿瘤疫苗和传染病疫苗两种模型,大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此前,上述专家团队合作开发了基于仿生纳米颗粒的新型免疫增强佐剂技术,为开发广谱抗流感病毒的通用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在科学上发表(Science)主要杂志。据报道,他们这次取得的成果是上述成果的延续。
举个通俗的例子,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就像一个人爬山爬山的过程。2020年的效果集中在把人送到山脚下(从呼吸道到肺泡上皮细胞),而这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供了帮助,在通达山顶建造了一辆“缆车”,完成了细胞内亚细胞的抗原靶向输送(在细胞质中高效输送到内质网),打通了爬山的“最后一公里”。(结束)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