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科学进步》杂志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报告说,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猴子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愈。这为人类获得更实用、更经济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首次被发现,被认为是从蝙蝠传播到人类的。致命病毒作为一种通过体液直接接触传播的病毒,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和多器官衰竭。
直到2019年,世界上第一种埃博拉病毒疫苗才被批准使用。虽然有两种静脉注射抗体疗法可以改善预后,但需要依靠昂贵的冷链储存,这在世界上许多贫困地区很难普及。
在这次实验中,研究小组使用了奥贝德西韦德抗病毒药物(Obeldesivir)。这是瑞德西韦的口服版本,最初是为了治疗新冠肺炎感染而开发的。奥贝德西韦属于“聚合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所需的关键酶发挥作用。
该团队向恒河猴和食蟹猴注射了高剂量的埃博拉病毒马科纳变异株。感染病毒一天后,10只猴子连续10天每天服用奥贝德西韦药丸。结果表明,该药物对食蟹猴的保护率为80%,而对与人类生物学更接近的恒河猴的保护率为100%,三只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猴全部死亡。
这种药不仅能清除猴子血液中感染的病毒,还能引发免疫反应,帮助它们产生抗体,同时避免器官损伤。
该团队表示,虽然实验猴数量有限,但研究仍然具有很高的统计意义。由于注射病毒剂量极高(约为人类死亡量的3万倍),对照组的额外需求减少,避免了不必要的动物死亡。此外,奥贝德西韦最令人兴奋的特点是其“广谱保护能力”,而现有的抗体疗法只对埃博拉-扎伊尔有效。
现在,制药公司吉利德正在推动奥贝德西韦进入马尔堡病毒(埃博拉近亲)Ⅱ临床试验。
在一项药物研究中,每天服用抗病毒药物奥贝德西韦治疗后,所有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恒河猴都会痊愈。
埃博拉病毒致死性高,传染性高。此前,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静脉注射,药物需要冷链运输,很难在非洲等贫困地区推广。这一次,研究人员挖掘了“老药”的新潜力,将原本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感染的口服药物用于注射高剂量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动物。因此,这种药物不仅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而且具有广谱保护作用,对埃博拉病毒的变种也有效。新使用的老药为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提供了更接地气的解决方案,可能对疫情的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