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大家口中常说的学术论文查重话题
研发家 | 2025-03-24 5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术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甚至研究项目申请书都要在正式提交审查前进行。一些期刊和机构还规定,无论如何,查重率都不应超过一定值,否则不接受论文的提交、发表和答辩,这给我们的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和研究生带来了一些困惑和麻烦。我在美国普度大学任教的学生告诉我,他们也会通过学校提供的第三方软件平台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查重。这说明学术论文的查重不仅限于中国的学术界。一篇学术论文和一篇

回顾当年我们发表的国内外学术论文没有查重,至少我发表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和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没有经历查重过程,可能与当年的学术环境和缺乏有效的检测技术有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的学术论文查重属于学术界的自我纠错行为,避免学术不端,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因此,相关机构要求查重论文的初衷和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我想谈谈我对这个话题的肤浅理解,供大家参考。

一篇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输出过程,在谈论论文查重这个话题时是必要的。大家都知道,一篇承载科技成果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类似于写作的基本过程。除了抄袭同行成果和编造数据的学术不端,我们正常发表的学术论文是科技成果的载体,体现了成果的优先属性,满足了各种科学评价的需要。在我的科教公益报告《学术论文创作》中,有一部关于学术论文内容的基本构成的电影:“一篇学术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一部分一般安排在“前言或研究背景”部分,通过引用足够的文献,特别是原创性,深刻阐述了学术论文成果的重要性和创新性。2.如何做?指结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或计算方法)。得到什么结果?使用图表充分展示论文的具体结果。4.讨论。展示结果的意义,通过与同行类似的结果对比,展示论文结果在某一方面的创新和重要性。5.结论。”对不同学科的论文结构基本相似,具体安排略有不同,比如,有些作者喜欢把结果和讨论放在一起。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机构通常会提供一个论文写作模板供学生参考。

除了结果和结论之外,上面提到的一篇论文的五个部分几乎都有可能涉及到文字重复的可能性。由于“前言或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或实验技术”和“讨论”都涉及与同行论文进行比较和参考的分析实验(或计算)方法,即使作者注意列出了相应的文献,也会导致与引文文字重复的现象,导致论文查重率高。举例来说,一篇论文的“前言或研究背景”正在论证“为什么?"这涉及到大量引用同行发表的论文,因为,论文前言需要重点介绍:为什么值得做?别人做得怎么样?与同行相比有什么特点?它表明,作者对同行的研究成果充分尊重,属于“站在同行的肩膀上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因此,我常说,一篇论文的前言是引用同行文献相对较多的地方(另一部分是讨论部分)。因此,在引用同行文献时,如果简单地粘贴相关文字,就会产生较高的重复率。显然,对于一篇综述类(评论)论文的查重更为必要,因为,一篇高水平的综述论文往往要引用大量的文献。一位资深教授给我发了300篇关于他刚刚发表的重要综述论文的参考文献。在介绍同行文献时,如果简单粘贴,不仅会导致文字重复率高,而且文章的文字表达也会枯燥,从而降低综述论文的水平和价值。

在我看来,文字的重复率似乎也与学科的性质有关。例如,除了上述情况,我们地球科学学科的论文在一些案例研究成果中会重复。(Case study)文章中。这是由地球科学学科的“不确定性”属性决定的,即对于同样客观存在的地球科学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真相总是隐藏而不暴露,比如恐龙灭绝的原因机制。以我的固体球物理学科为例。当我研究某一地区岩石的物理性质(磁性、密度、电性和波速)与深层结构的关系时,这一地区的地质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将用于论文的“地质-地球物理背景”和“结果与讨论”部分,它涉及地层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结构地质简单等。

上述是我对一篇学术论文文字重复率主要原因的基本认识。怎样克服或降低高重复率?通过“自己组织文字写学术论文”,我认为可以降低重复率。具体来说,在参考同行文献时,不要在同行文献中大段粘贴文字段落,而是在阅读同行文献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文字写作相关部分,尤其是不要依赖AI技术,比如目前流行的Deepseek模型。因为AI技术主要是基于各种同行文献的数据库,所以AI技术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文字粘贴,导致论文重复率增加。有些学者告诉我,AI工具撰写的论文存在一些严重的表达趋同化现象,显然不适合直接撰写学术论文。因此,一些期刊学术编辑和专家很容易找到使用AI技术撰写的文字资料。因此,“用自己的语言写学术论文”是克服论文查重率高的基本手段。正如我的博文“谈‘专业学术语言表达’这个话题”(2025年3月10日科学网)最后所说:“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语言表达方式。“只有这样长期的坚持,才能把同行的先进学术思想和精彩的文字表达转化为自己的学术语言,你写的文字资料的查重率才会大大降低。李四光学院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创新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读完这篇初稿,清华大学博士后的年轻人谈到了她的演讲:“我觉得科研的一大魅力就是形成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最近写了一篇中文文章,用自己的话讲了一遍工作。查重率(只有)2.56%,我还是很自豪的。”我觉得她说的很对,值得参考。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5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