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2024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粤港澳数字人的生产与驱动技术论坛在广东东莞举行。论坛上,广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虚拟教研室宣告成立。
本次论坛汇聚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特邀多名专家学者作精彩的学术专题报告,共同探讨数字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对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教育成果奖、论文奖等进行了颁奖。
记者从论坛中了解到,广东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数字产业发达,数字经济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广东持续六年引领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2021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达5.9万亿元,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为6.41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
当下,全球数字人进入高产时代,相关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院士专家齐聚把脉数字人技术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科协指导,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主办,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论坛汇聚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特邀多名院士及国内外知名学者做精彩的学术专题报告,共同探讨数字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论坛设一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活动通过主题演讲、专题研讨、论文出版、线上+线下等形式举行。论坛还以专家报告+校长圆桌研讨企业报告。在14日、15日的主论坛和分论坛上,院士、专家、企业单位分别进行了院士报告、专家报告和企业报告。
活动旨在为粤港澳地区的高校、企业、行业代表等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为企业界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业动态、寻求合作的机会。
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焕彬作题为《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结合案例分别从“用多学科交叉的大系统思维推动科技创新”“用多学科交叉的大系统思维研发工业AI技术”“如何培养学科交叉人才”三方面进行了前沿的阐述。他认为,互联网时代,集大成思维的教育变革将成为现实。
深圳技术大学教授明仲以《新一代云计算架构与智能调度体系》为题作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新的资源分配和调度方法,就是柔性计算(FC),这种方法集成了实时性能干扰检测机制,解决共享实例相互干扰时噪声邻居效应引起的性能问题。在华为云数据中心的FC架构上进行的大规模实验验证表明,与EC相比,FC在管理相同工作负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33%以上的计算资源消耗。
暨南大学教授翁健作题为《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报告指出,数据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隐私计算是解决数据安全流通的关键问题和挑战的“钥匙”,可以在保护数据本身不对外泄露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分析计算。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两方计算的模型保护和数据隐私查询、验证模型准确率和计算正确性的安全预测计算方案,并且研发了数据要素安全流通平台,该平台在多种场景开展应用实践,助力推动数据要素安全流通。
当下,全球数字人进入高产时代,相关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记者获悉,广东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数字产业发达,数字经济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达5.9万亿元,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为6.41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
经过多年发展,广东涌现出腾讯、网易、酷狗音乐等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互联网企业。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和主阵地。数字人技术作为数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十分迅速。仅广州、深圳两地生产和销售虚拟数字人的企业已达上千家。
主办方表示,本次论坛旨在为粤港澳地区的高校、企业、行业代表等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为企业界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业动态、寻求合作的机会。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