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题“大而空泛”的表现、原因与解决
研发家 | 2024-01-03 0

日常审稿时,我们时常会收到一些“选题过大”的稿件。对此,我们往往回复作者“选题过大,内容空泛,建议作者进行缩小和聚焦或更换选题”。对此,很多作者不理解。有的人认为,自己看到的很多论文都是这样写的,而且也发表出来了,为什么自己就不能这样写?还有的人虽然也知道自己的选题过大,但不知道怎么“缩小”。针对上述困惑,本文尝试介绍“选题过大”的论文在写作中的具体表现,并在分析上述写作问题的基础上,给出解决办法。

 

一、“选题过大”的写作表现

 

选题是围绕研究主题、选择研究问题、开展专业研究的过程。研究主题、研究问题、专业性是选题的三个基本要素。“专业性”是依附于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的,也即没有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代表专业性的“理论”或“方法”也就无从落实。因此,说“选题过大”,其实在说研究主题、研究问题不当,而需要作出调整。对学术写作而言,“选题过大”直接体现在论文标题的表述中。“选题过大”语境下,研究主题、研究问题不当的写作表现,主要就是论文题目用词不当。

 

(一)选题出现了抽象词汇

 

抽象词汇,是表达不能被人体感官直接感知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概念的词汇。选题对研究主题的要求是,明确具体可感知。抽象词汇“只存在于想象中”,因而不能直接被感知,所以属于无效主题。根据我们的审稿统计,选题中常出现的抽象词汇有:权威,意识形态、机制、精神(公共精神、建党精神)、公共(安全)意识、经验、价值意蕴。

 

在“选题过大”语境下,把“抽象词汇”与“选题过大”对应起来时,我们想表达的并不是“所有的抽象词汇,都是宏大的”,而是说如果使用抽象词汇,更可能出现选题过大的写作效果。从内涵上说,抽象词汇与总体性、宏观理论、普遍性、等具有部分相同的含义,而与细节、具体、差异性、多元性等存在相对立的意义。比如,“权威”一词,意味着统治和威慑,代表着社会绝大多数人对“TA”的承认,但是权威必然是少数的。当我们称某人或某物为“权威”时,事实上也在表达这样一种意思:“TA”高高早上,具有俯瞰一切的“上帝视角”,作为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无从企及,只能仰视和膜拜。假如选择研究这样一个不接地气、跟社会上的普通人本身关系不大,不能直接被感知而只能去想象的对象,那么,这样的选题就很可能虚无缥缈,不够真实,不能被人理解。

 

(二)选题出现了“大词”

 

这里的“大词”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指真正的“大词”,比如理论性著述、政治法律文件、官方报告、著名人物演讲等庄重、严肃场合中出现的专门词汇,但是这些词汇对使用者的资质有要求和门槛,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使用;二是指看上去“高大上”,实际上属于故作高深的“伪”大词。前者如家国情怀、中国特色、发展方向、中国政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者如理论逻辑、模式、核心素养、中国方案、当代、体系、中国××学、深层次、谱系、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方法论。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大词普遍晦涩艰深,高度凝练,适用范围有限,因而不利于包括选题在内的学术创作。由上述“大词”带来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问题,往往局限于宏观层面,比如,它们往往研究党和国家的××经验、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国际/国家的实践逻辑、领导人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方法论意义。不仅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宏观的,而且问题的落脚点也多是宏观导向。比如,提出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后,其目的是构建一种谱系和机制、把握其发展方向、形成方法论、提出新时代的××实现路径。这显然脱离了作为个体的普通作者的写作立场,而站在了领导者、国家机构、学科带头人等权威角度去看待问题了。

 

(三)选题出现了动词

 

选题对研究主题的基本要求是,只能是名词不能是别的词性的词,比如动词。从日常审稿来看,“过大”的选题喜欢用动词作为研究主题,并在动词基础上提出一个缺少操作性的研究问题。这类的研究主题有:培养(人才培养)、理论构建、理论创新、社会发展、价值追求、审视、发展、实践、机制构建等。

 

实事求是地说,上述词语从字面上看,既可以视为名词,也可以视为动词,比如“培养”一词,既可以理解成“所受到的教导和培育”,即一种状态,属于名词,又可以理解成“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即培养某个对象,这是动词。在选题层面,多数作者选择这个词,显然是要作动词使用,除非他只想研究那个名词的内涵。但如果是从名词的角度去使用这个主题,似乎也没有必要去研究这个名词的内涵,因为它既不是专有词语,也不是内涵不定的争议词汇。如果从动词角度去使用这个主题,那么该主题所延伸出的研究问题往往涉及“行动”,从而提出一个对策类问题,比如“如何培养/怎么培养”。而且这些对策问题也往往大而空,比如“如何进行人才培养”。

 

“选题过大”语境下出现的动词,还往往跟抽象词汇结合在一起。比如,理论构建、理论创新、价值追求、机制构建。上述动词(词组)里的“理论”“价值”“机制”等词语,本身就是抽象词汇。“抽象词汇+动词”所组成的研究主题,跟单纯由动词组成的研究主题一样,提出的也多半是空泛的研究问题。比如“构建……理论”“创新……理论”“追求……价值”“构建……机制”。

 

二、为什么会出现“选题过大”的状况

 

(一)“学科对象”与“写作对象”混淆

 

选题过大,研究宏大的主题和问题,虽然不是一个好习惯,但责任不全在作者自己,可能其所在的学科专业要负很大责任。有一些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下属的二级学科,其学科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一些宏大的对象。比如,作为马学科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与引导等。这些对象要么宏观,要么抽象,如果上述学科的作者,把学科的研究对象直接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那么就很容易出现“选题过大”的状况。

 

比如,“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基本经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如果作者把学科研究对象当成自己论文的写作对象,那么他就可能直接围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去梳理基本经验。只关注到了大的、宏观层面的我党历史,而意识不到历史洪流之中那些鲜活的个人及其生活经验。也就是,不懂得对学科研究对象做进一步聚焦,不知道把宏大的研究主题做进一步缩小,以便达到明确、具体、可感知、可操作的程度。

 

(二)错误模仿大人物及其文章

 

选题过大,除了受学科惯习的影响,把学科研究对象等同于写作对象,还跟普通作者盲目模仿大人物相关。注意,这里说的是“盲目模仿”而不是反对模仿。这里的“盲目模仿”,是指普通作者一味模仿大人物的写作立场、写作形式、行文风格等。为什么说“盲目模仿”大人物会导致“选题过大”?这是因为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大人物的格局、视野本来就不同于小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人言微轻”的普通作者如果模仿大人物的写法,比如就学科建设发表意见、就国际形势作出预测、就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导思想等作出解读,都会被外界视为“不得体”,不符合自身身份而缺少可信性。

 

前文提到,“选题过大”跟“大词”大有关系。但是,不管是庄重场合才使用的那些名正言顺的大词,还是被滥用、故作高深的那些大词,“大词”的使用是有门槛的,“大词”的使用者是有资质要求的。符合要求的人去使用,这是合理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人去使用,则是“滥用”“误用”,个人资质不足以支撑起这些“大词”,从而出现普通人在“大词”面前显得很渺小、微不足道,“选题”在普通人面前显得很大、高不可攀等状况。所以,不要高攀和仰视,要“低就”和“低头”,多从自身实际、从生活周围去观察、思考。

 

(三)不清楚“大”与“小”的区别

 

上面说的原因,都是写作观念层面的原因。比如,把“学科对象”等同于“写作对象”,反映的就是学习观念上的一种僵化思维;盲目模仿大人物,本质上也是一种观念误区,即作者头脑里有一种偶像崇拜观念,认为“大人物写的的什么,都是好的”,但又不清楚大人物为什么好,这就有些盲目了。而本条要说的这个原因,则属于能力层面的原因。有一些作者知道自己的选题过大,也知道不应该使用抽象词汇、大词,不应该提出一个空泛不落地的研究问题,但他只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却不知道“对”的选题长什么样。特别是,不知道“大”和“小”怎么区分,什么算“大”,什么算“小”,怎样才能以小见大,等等。这就不是观念问题了,而是能力问题,即这些作者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判断能力,不能判断“大”和“小”,所以出现“选题过大”的状况。

 

当然,还有比较极端的情况,就是作者自己可能也知道“大”跟“宏观”有关,“小”跟“微观”有关,甚至知道“大”的对象可能是国家、历史、整个社会、国家关系、阶级关系,但是不知道上述“大”的对象到底“小”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怎样才算明确具体可感知。这也属于知识层面的不足。相比观念层面的原因,知识层面的原因解决起来要相对容易。因为,“观念”往往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而“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要知道或承认自己欠缺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有人告诉他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获得这些知识、习得这些能力,那么,这个人是会去学习的,从而克服知识或能力上的欠缺,纠正“选题过大”的问题。

 

 

三、“选题过大”的解决办法

 

选题过大,有很多解决办法。这里有几种方法,按操作难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一)参加选题策划培训课程

 

选题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项技能。但自学、自己摸索可能会走很多弯路,花了很多时间却收效甚微。这时,如果能参加选题策划培训课程,跟着选题策划专业人士进行学习,通过知识付费,就可以短时间内接触到专业人士早已摸索出的选题规律,按照这些选题规律进行选题,就会事半功倍,改变选题过大的状况。

 

比如,选题=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专业性。要解决选题过大,就要从根儿上下手,从研究主题这个第一要素上下手。关于研究主题的选择和确定,我们也提出了很多标准——只能是一个词而不能是多个字,而且必须是一个名词而不是动词和形容词,这个词要控制在六个字以内。如果研究主题过大,那么至少要经过三次缩小的过程。而且,要从内涵上缩小,而不能仅在原有主题基础上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来缩小。当然,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几个操作规范,目的是想说明:当自己怎么也想不通如何解决“选题过大”的问题时,这时就应考虑借别人的智慧来解决,不能只是自己在那里想,也就是要改变错误的学习观念。而报名参加相关课程,就是一种“借智”选择。当然,如果自己身边的熟人如导师、同学、亲友等,有人懂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直接向他们请教。

 

(二)学习适合普通人模仿的优秀范文

 

付费学习或向身边请教,是解决“选题过大”的一种办法。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那么通过学习优秀范文去解决上述问题,也未尝不可。但前提是,你能分辨什么是优秀范文,什么是真正的优秀范文,什么是适合普通作者模仿的优秀范文。这里需要纠正的一个观念就是,不能把“优秀范文”直接等同于名家大牛写的文章。也就是说,并不是名家大牛发表的任何文章,都可以拿来分析、模仿、学习,而必须作出判断和筛选。只有那些符合学术写作基本规范的常规文章,才可能作为范文。当然,如果自己不具备上述分辨能力,也没有关系。因为科研写作研究所常年筛选各类优秀范文,并可免费提供给有学习需求的广大作者。具体到“选题过大”这个问题,本文附带30篇“以小见大”的优秀范文,大家可以按照提示自行索取。

 

解决了范文选择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考虑到底如何学习、模仿范文。这里以《从学校到工厂:中等职业教育与农二代的社会流动》一文,进行说明。这篇文章研究的是农二代的社会流动问题。从选题三要素的角度看,作为研究主题的“社会流动”显然很大、很抽象,但对这个“大问题”,作者选择聚焦到中等职业学校这一具体的社会部门,围绕这类学校里的农二代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情况,揭示农二代群体社会流动背后残酷的社会现实。从“以小见大”的角度看,农二代个体的求学、就业经历为“小”,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社会流动为“大”。模仿范文做选题,就是看对方是如何选择研究主题,如何从现实生活中确定研究主题,如何把宏大的主题缩小到可感知的程度,如何让研究问题既接地气又能反映宏大背景,揭露深刻的社会现实。当然,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研究方法有所了解,这是下一条要说的。

 

(三)学习常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选题“以小见大”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似乎只需要把“大”和“小”、“宏观”和“微观”放在一起写就可以了。但问题是,这些“小”“大”“微观”“宏观”的对象,去哪里找?如何确定?“以小见大”很复杂,“以小见大”进行选题并不容易。“以小见大”并不是随便操作的,它背后有一套规范或标准,这就涉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者需要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在选题方面做到“以小见大”。

 

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之所以存在不同的理解,是因为人们在按照不同的方法去认识和理解某个事物,这些方法为人们观察、解释社会,提供了现成可用的思考方式。就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我们认为,对“提出问题”帮助较大的思考方法有如下几种:结构功能主义、涂尔干的道德科学、韦伯主义社会学、女性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常人方法论。

 

当然,上述方法内容丰富,要对其展开论述非本文所能承担,此处仅简单介绍。比如,韦伯主义社会学、符号互动主义,都对“什么是公共问题”给出了界定。只有明确了“公共问题”,才能“以小见大”地提出真问题,不再停留在一个缺少社会意义的私人问题上。再如,涂尔干的道德科学,提示我们可以借助社会统计数据去挖掘微观问题,即数据背后体现社会层面所关注的某些重要问题。另外,结构功能主义、女性主义、常人方法论等研究方法,则分别从功能属性(正功能、反功能、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性别差异及冲突(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社会对更多其他群体进行压迫的缩影)、质疑“常识”等角度,为我们“提出问题”提供了其他有益的启发。

 

小结

 

上文我们介绍了“选题过大”的写作表现,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给出了几条解决办法。从道法术的角度说,学习选题课程属于“术”,属于技巧层面,作者只需要听别人说,然后照着做就不行了,不需要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学习范文属于“法”,作者具备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开始自己摸索选题规律,尝试着去理解这些规律层面的东西;学习研究方法属于“道”,是选题工作的根基和最高规律,掌握了思维方式这个道,才算真正掌握了“以小见大”提出问题的选题规律。当然,它的难度也是最大的。

 

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主张“用以致学”而不是“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说的是学了什么就要用起来,它的关注点在“学”,没有“学”就没有“用”。而“用以致学”恰恰相反,它反对为了学而学,而首先建议考虑“用”,即自己准备干什么,然后再根据“用途”或“目的”去选择学什么、怎么学。比如,假如自己的首要目的就是做选题,但自己怎么也做不出,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能就是参加培训或向人请教,而不是一味自己摸索、片面地自学。

 

 

作者:刘小华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