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3月21日,北京怀柔科学城国家验收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规模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全规模、多模态的成像技术支持,帮助全景分析生命之谜。
福耀科技大学,学费、招生人数等,公布!
日前获批准设立的福耀科技大学,有了最新消息—— 据《福州晚报》3月22日消息,今年该校计划招收100名以内学生,学费每年5460元,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将获得双学位。
52岁副教授因脑瘤去世,曾从中专逆袭到北大博士,校友会发布悼文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陈巍于因病去世,终年52岁。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一工作人员表示,其因脑瘤去世,生前一直在与病魔抗争。
震惊!中科院1区Top跌落2区!
《Trends in Chemistry》创刊于2019年,是一本较新的期刊,隶属于Cell Press 旗下。在短时间内,凭借其优质内容和专业定位,在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然而,在最新的中科院分区中,曾在化学领域独占鳌头、稳坐中科院1区Top宝座的《Trends in Chemistry》,却出人意料地被调整至中科院 2 区。
研究揭示突触可塑性规则驱动海马体的表征转移
Mark,芝加哥大学 E. J. Sheffield集团最近取得了新的成就。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突触可塑性规则驱动海马体的特征转移。该研究成果于2025年3月20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
最新消息!首次实现声子极化激元电激发
《科技日报》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纽约市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创造新的光热材料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他们首次实现了一种新的机制,利用电流激发声音,极化激元,为开发成本更低、体积更小的长波红外光源和效率更高的冷却设备开辟了新的途径。
中越科研人员携手合作发现6个蜘蛛抱蛋属植物新种
中新网桂林3月23日电(周利朔涂丽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23日向媒体透露,该研究所与越南科学院生态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在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成功发现了六种新型蜘蛛抱蛋植物。
北大团队揭开水稻抗病毒秘密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个实验室里,李毅教授穿着白大褂和防护手套,把密集的小昆虫放进一个特殊的透明昆虫笼子里,把它们最喜欢的食物——绿色的大米幼苗放在昆虫笼子里。这些昆虫在农民眼里是臭名昭著的大米害虫。李毅和其他人饲养它们,然后故意让它们携带特定的病毒。
福建科研团队解析1325份茶树种质基因组
记者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表了一项茶树基因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牵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用了5年时间对全球14个主要产茶国的1325个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全基因组重测,构建了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综合地图。
探索青藏高原山顶伪装植物的基因密码
自2014年将该物种锁定为研究模型以来,兰州大学生态学学院植物进化生态学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员已经在高海拔流石滩地区系统观测了10年。特别是从2018年到2024年,他几乎每年5月至8月都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区驻扎,连续工作两个多月,开展生态模拟实验和数据材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