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强制要求:研究生毕业前上交一篇文章,否则将影响读博
读研读博什么时候最快乐?毕业的快乐,应该可以排到前三吧~ 然而,网上流传了一段对话,直接把准毕业生的热情浇灭了一半,毕竟,论文通过了≠顺利毕业,课题组还有些“不成文”的规定绊住了毕业的脚步:
过完节回实验室发现样品全部解冻,价值数亿元的研究材料毁于一旦,高校报警!
放假回来发现实验室冰箱出现故障,里面的材料全被毁了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些研究生表示:堪称噩梦,数十年直接白干。 尽管没有迹象表明存在破坏行为,但学校还是报警并开启了内部调查。
两校合并升格?官方回复了
日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将焦作市医药卫生学校并入焦作大学”的建议,对此,河南省焦作市回复组称:焦作卫校并入焦作大学暂时未纳入河南省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目前,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并结合实际,焦作市正在积极推进焦作医药职业学院设置工作。
一稿多投是怎么被发现的?
所谓一稿多投,就是你同时把一篇稿子投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术期刊。或者,你先把稿子投到一个学术期刊,过了好久都没有消息,于是你在这篇稿子还处于送审状态的情况下,把这篇稿子投到了别的学术期刊。一稿多投违反了投稿规范,也浪费了审稿人的时间。有时,这篇稿子投了不同的学术期刊,会落在同一个审稿人手里,那么审稿人就有可能会把情况报告给期刊编辑。
死缓!“复旦大学教师杀害学院书记案”一审宣判
据上海二中院消息,2024年2月1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人姜文华故意杀人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姜文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姜文华限制减刑。
颜宁点评演员贾玲,是否违反中科院院士新规?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点评了一部电影《热辣滚烫》,其中涉及到减肥100斤的贾玲。 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贾玲是知名的娱乐圈明星,而颜宁院士则是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
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名单公示!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经结束,据各提名单位公示信息,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目前已知有13位专家被提名(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高校的有7人。
“医科大学”教授,当选院士!
近日,经过多轮严格的学术评审与遴选程序,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15篇论文涉嫌造假,6篇大文章被撤稿,却也能当选院士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免疫学家Mark J Smyth近年来卷入了多起科研造假丑闻。根据最新消息,Smyth教授有多达15篇顶刊论文被质疑,其中有6篇已经被撤稿,这些文章发表在知名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Blood、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等期刊上。这些论文被撤回的主要原因涉及缺乏证据、图片重复、数据伪造等严重科研不端行为。
郑强教授被迫卸任后不足一月,又发一篇SCI一区
最近,一则新闻再次点燃了公众对“网红教授”郑强的兴趣与讨论。 2024年1月5日,nature communications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Animating hydrogel knotbots with topology-invoked self-regulation》。根据介绍,文章显示,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吴子良教授与南方科技大学洪伟教授以响应性水凝胶制备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软体机器人,实现了静态光照条件下的自发持续运动。研究表明拓扑结构增强了局部变形的关联性,缠绕关联的自遮挡效应以及旋转运动的自相似性共同赋予拓扑机器人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实现静态刺激下的自发持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