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
研发家 | 2024-01-11 0

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的作用:

  1. 提供理论依据和背景信息: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背景信息来源。通过引述相关的学术文献,作者能够为自己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证据。同时,参考文献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的研究背景。
  2. 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作者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从中获取灵感和知识。在研究中,作者需要遵循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作者还能够为自己的研究结论提供佐证和支持。
  3. 为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提供参考:在论文的实验设计和方法部分,作者需要引用相关的学术文献作为参考。这些文献可以为作者提供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分析的技术和手段。通过引述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作者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方法提供依据和指导。
  4. 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在论文中,通过引述相关的学术文献,作者能够为自己的研究结论提供有力的证据和支持。这些参考文献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背景知识,使作者的研究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5. 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承:参考文献是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承的重要工具。通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作者能够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对话,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参考文献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总之,论文写作中的参考文献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实验设计和方法提供参考、增强论文的说服力以及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承。因此,作者应该认真选择和引用参考文献,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何选择参考文献及正确引用?

参考文献反映了作者阅读文献的深度跟广度,也间接体现了作者的科研水平。如果文章引用的都是会议文章,或者影响力很低的期刊文章,甚至是一些报纸或者科普读物,就很难让审稿人跟编辑相信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参考文献也体现了文章的严谨程度,如果文章的论点都有根有据,可以有效的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文章中需要给出的地方有:
(1)引述别人观点、数据、成果的时候,要直接准确的给出出处。
(2)使用别人推导的公式,要给出出处。
(3)文章中涉及的原理如果是基于前人的基础,要给出出处。

参考文献的选择也有一些原则可依:
(1)引用的文献应该是与本文的主题确切相关的。不能因为非要往牛文章上靠,就引了与自己文章主题不相关的文章。
(2)同等相关情况下,选择级别更高的文章,比如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或者高引用率的文章。
(3)同等相关情况下,尽量引用所投期刊的文章。这样可以拉近编辑跟审稿人的距离,增加文章被录用的机会。
(4)尽量引用正式期刊的文章,少引用会议文章。虽然会议论文章也是正规出版物,但是在写作水平、严谨程度跟曝光度上还是要比期刊文章差一些。
(5)所引用的文章都应该亲自读过。笔者曾经审过一篇引了几篇很老的俄文文献的文章,当时就比较怀疑作者是否读懂这些文章,进而怀疑文章的某些观点。
(6)尽量引用最近几年的文章。经典的文章是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最近的文章更能体现该方向的发展趋势,也间接反映了自己文章的新颖程度。

参考文献应该要避免的几个问题:
(1)滥引。有人觉得参考文献是多多益善的,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如果一篇文章处处都在引用,会让人搞不清楚文章哪个部分才是作者的工作,或者直接怀疑文章的工作量以及意义。对于普通文章来说,15-20篇的参考文献是足够的。而综述文章引用了上百篇文章都是很正常的。
滥引的另一种常见方式是引用太多自己的文章。

(2)错引。有时候作者看到别人引用的文章,也跟着就引了。导致引用的文献与自己的文章关系不紧,或者引用的文献不是某个观点的原始出处。
(3)漏引。可能是因为查阅文献疏忽没有注意到,或者是故意不引用其他小组的工作。比如有的中文文章为了体现成果的国内领先,只引用了国内新近的文章跟国外十几年前的文章。这就让人产生疑问:国外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进展?是因为研究的价值不大吗?这直接质疑到文章的创新性跟价值。如果更不巧,审稿人就是给漏引的对象,那就更容易引起一些尖锐的问题,或者成为审稿人直接抡起大斧的理由了。不要把自己辛苦写出来的文章当作一种投机。

至于参考文献的格式,每个期刊都有比较详细的要求。格式的问题,会稍稍影响审稿人的心情,但都不不会成为审稿人抡斧子的理由。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