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访泰签署多项战略协议
中新网曼谷4月4日电(李映民赵婧楠)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近日率团访问泰国,访问期间,温州医科大学与泰国多家知名院校及机构就联合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培养与技术产业化等领域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湿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光明日报北京4月3日电(记者张胜)3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联合建设的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湿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中国科学院教授于贵瑞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教授康绍忠、彭永臻、杨志峰分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会议由湿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林业研究院科学院主任。
揭秘癌细胞是这样获得能量的来源!
癌症可被认为是人类面临的所有疾病中最可怕的一种,否则也不会有“谈论癌变”的说法。 根据国际权威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2024年4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1996万例,死亡病例达974万例。
国际最新医学研究称,带状疱疹疫苗或可降低痴呆症风险
中国新闻网北京4月5日电(记者孙自法)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医学论文称,一项针对英国威尔士人群的大规模研究指出,带状疱疹疫苗可以在过去7年中降低约1/5的新诊断痴呆症病例的概率,这表明带状疱疹疫苗或预防或延缓痴呆症的成本效率是一种良好的策略。
新型硬件系统为解决边缘智能功耗和性能提供新思路
近日,Xi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Xi电子杭州研究院)韩根全教授课题组在铁电场效应晶体管(FeFET)在存储和存算技术领域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ow-power Edge Detection Based on Ferroelectr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问题发表在《自然·通信》中。
菌根真菌基因沉默技术研究获重要进展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谢贤安团队在丛枝菌根真菌基因沉默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近日,相关成果陆续在新植物学家中公布。(New Phytologist)。
中西方猪种基因渗入促成现代猪种形成获揭示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珍芳团队揭露了中西方猪种双向基因渗透的历史,共同塑造了现代家猪的遗传结构。其研究成果为优化杂交育种方案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先进科学》在线发布了相关成果(Advanced Science)。
我国过敏性鼻炎治疗迈入生物制剂治疗时代
4月4日,《自然-医学》刊登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授张罗团队关于治疗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新生物制品司普奇拜单抗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对于经常治疗仍未得到控制的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
诺奖得主“出活”妙招:边看电视边工作
温伯格在写了几个月的记忆后去世了。这段记忆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描述温伯格从出生到90年代的生活经历。这本书有17章,标题如下:最初的岁月、科学、康奈尔、哥本哈根、普林斯顿、曼哈顿、旧金山和伯克利、伦敦东部、伯克利和坎布里奇(1966-1969)、坎布里奇(1969-1972)、坎布里奇(1972-1979)、去得克萨斯,非常碰撞的时间,奥斯汀(80年代)、暗能,奥斯汀(90年代)。
国家卓越工程师开讲“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
4月2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优秀工程师专题讲座将进入燕山石化。中国优秀工程师奖获得者、中国化工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向晨作进行了讲座,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进行了深入对话。活动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讲座教育领导小组主办。